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图书产品 > > 高等教育 > > 教师教育公共课教材 > > 正文

教师专业发展(第二版)

作者:饶从满
ISBN:978-7-5771-1079-0
定价:45.00元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图书简介 :

本教材是在饶从满、杨秀玉、邓涛合著的《教师专业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和饶从满、邓涛主编的《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两部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05年版教材出版后被很多高等院校采用,并被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认定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课程资源”。2015年版教材被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列为“国培计划”资源库推荐课程资源。这两部教材出版以来,我国的社会和教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材也需要进行修订,以便与时俱进。新修订的教材在满足教师资格考试要求的同时,更多地依据《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新时期国家对于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并立足教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着眼于引领并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专业角色,形成专业认同,明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掌握实现有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策略。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师教育各专业和教育硕士所有方向的基础课教材,也适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




目录

第一章 教师角色

第一节 教师角色的内涵与特点

一、教师角色的内涵  

二、教师角色的特点  

第二节 教师角色观的演变  

一、西方教师角色观的演变  

二、中国教师角色观的演变  

第三节 新时代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一、“乌卡时代”的教育强国建设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角色:不易与流行

思考题


第二章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一、专业的内涵与标准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的重心转移

一、社会学取向的教师专业化论——着眼于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古典专业化论

二、教育学取向的教师专业化论——着眼于教师个体专业性提升的教师发展论  

第三节 教师发展的内涵  

一、作为描述性概念的教师发展  

二、作为规范性概念的教师发展  

思考题


第三章 教师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教师发展的阶段

一、职业/生涯周期研究框架  

二、教学专长发展研究框架  

三、教师专业社会化研究框架

四、综合研究框架  

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各种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的概述  

二、对各种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的评析  

思考题


第四章 教师发展的内容

第一节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解读  

一、专业标准的性质、理念与框架

二、专业标准的内容及其特点: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为例

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内容诠释

一、教师知识

二、教师能力

三、教师专业伦理  

思考题


第五章 自我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

第一节 自我反思的内涵  

一、反思

二、教师反思

三、反思型教师及其特征  

第二节 自我反思的意义

一、反思有助于强化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  

二、反思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三、反思有助于教师将知识和经验转化为个人理论,生成教育智慧  

四、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精神和职业品质的发展

第三节 自我反思的策略

一、教师反思的内容

二、教师反思的过程模式  

三、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  

思考题


第六章 同事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发展

第一节 同事合作的内涵  

一、合作的内涵  

二、关于教师合作的若干观点

三、关于教师合作概念的基本理解  

第二节 同事合作与教师生存

一、合作的必要性——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视角  

二、合作的必要性——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视角

第三节 同事合作与教师发展  

一、合作有助于激发与强化教师的发展意愿  

二、合作有助于提高教师个体反思的能力  

三、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学习  

第四节 同事合作的策略  

一、同事合作的推进策略  

二、同事合作的实施方式  

思考题


第七章 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共进

第一节 教学相长的内涵解读

一、教学相长的本义——教师作为个体的自我发展  

二、教学相长的转义——主—客体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自我发展  

三、教学相长的新内涵——双主体关系中的教师与学生共生发展

第二节 师生对话与教师发展

一、向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师生交往、对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第三节 实现教学相长的策略  

一、滋养对话精神  

二、更新学生观  

三、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实现师生多向交往  

思考题


第八章 教育研究——在与已知和未知的对话中提升

第一节 “教师作为研究者”理念的兴起及其意味  

一、“教师作为研究者”理念的兴起

二、“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味  

第二节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与可能性  

一、“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意义

二、“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可能性  

第三节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方式与策略  

一、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研究定位:行动研究  

三、教师行动研究的具体展开

思考题


第九章 教师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教师生涯规划的制定  

一、教师生涯发展规划的意义  

二、制定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二节 入职阶段的顺利过渡  

一、入职阶段:教师发展的关键而又困难的时期  

二、初任教师发展的重点

三、顺利度过入职期的策略

第三节 职业倦怠的消解与应对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原因

二、职业倦怠消解的路径与策略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