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本教材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完成,更换了部分课文、配图。教材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性和时代性。教材强调人文素养,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体例编排上强调分模块、分主题,精选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爱国、修身、理想、青春、思乡、劝学、敬畏生命、保护自然 16个主题,着力弘扬爱国主义,展示民族文化,展现社会面貌,反映时代特色;增加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把语文与生活、情感、心灵和生命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增设国学经典模块,以人为本,突出人格本位,实现教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获取知识、唤醒灵魂、完善心智、建构自我,引导学生学习。
二是针对性和层次性。本套教材共四册,适用于五年制高职前两年的教学。难易程度上较之其他语文教材有所降低,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底子不厚、视野不宽、自控能力不强的特点;强调能力本位,每册分三个模块,即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国学经典研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力求从语言、文学、文化、写作四个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多效合一,扩大语文学习的信息量;教材配有练习册强化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满足学生的岗位需要和创新能力提高;整套教材实现了初中到高职的过渡,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综合性和实用性。阅读与欣赏模块在文体上兼顾了古诗词、现当代诗歌、散文、记叙文、议论文、小说、传记、游记、演讲稿等,强化了学生的文体意识。在体现语文课程文化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和应用写作三个部分,在提高学生说写能力上下功夫,实现能写会说这一培养目标,增强职业竞争力: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趣味性活动有助于培养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语文学习活动化、实践性原则;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交流、演讲、求职等实用口才能力;常用应用文写作重在挖掘学生写作潜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提高面向生产、管理和经营一线学生的职业综合竞争能力提供保证。
目 录
第 一 单 元 修 身 养 德
一 诫 子 书 ................................................. 诸葛亮(2)
二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序言).................................... 张仲超(4)
三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8)
四 失 败 了 以 后..................................................... 林语堂(15)
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18)
第 二 单 元 故 园 深 情
六 虞 美 人.................................................... 李煜(27)
七 乡 愁..................................................... 余光中(29)
八 月是故乡明 ................................................. 季羡林(31)
九 看 戏........................................................ 菡子(34)
十 我心归去 .................................................... 韩少功(38)
第 三 单 元 孩 童 往 事
十 一 童 年 ( 节 选 ) ................................................. 高尔基(43)
十二 幼学纪事................................................. 于是之(47)
十三 城南旧事(节选) ....................................... 林海音(53)
十 四 因 为 孩 子....................................................... 莫言(60)
十五 呼兰河传(节选) ........................................... 萧红(65)
第 四 单 元 敬 畏 生 命
十六 热爱生命.................................................... 食指(72)
十七 敬畏生命................................................. 陈家忠(75)
十八 一 个人的遭遇(节选) ................................. 肖洛霍夫(78)
十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海伦 · 凯勒(81)
二十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89)
第 五 单 元 国 学 经 典 研 读 之 《 大 学 》
二十 一 大学之道 ...................................................... (94)
二十二 格物致知 ..................................................... (97)
二十三 诚意慎独 ...................................................... (100)
二 十 四 絜 矩 之 道 ......................................................... (103)
第 六 单 元 基 础 知 识 积 累 及 运 用
二十五 文学常识 — — 隋唐五代 ........................................... (108)
二十六 现代汉语语法 — — 短语 .......................................... (114)
二十七口语表达 — — 态势语与演讲技能训练 ............................. (119)
二十八 实用写作 — — 专用书信写作 ...................................... (127)
参考书目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