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这门课程有着必然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了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相关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认识和把握学前教育历史的发展规律,科学正视历史,培养历史思维,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待和分析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本书共分十章,第一章至第五章为中国学前教育史,第六章至第十章为外国学前教育史。本书以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为时间轴,同时将学前教育实践 (制度史)和学前教育思想 (思想史)两条线索贯穿其中,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基于史料客观叙述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现代学前教育理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论。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全面落实思政建设要求。在每章学习目标的设置中突出 “思政目标”并将其放在首位,在具体内容中设计 “思政育人”模块,潜移默化地把思政教育融入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兼顾基础性与系统性。一方面,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本书详细阐述了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中外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本书在编排时充分考虑学前教育史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和框架,在每章前面都利用 “思维导图”对本章结构进行梳理,使本课程的学习更系统化、结构化和条理化。
第三,体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本书的编写主动对接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和要求,将考试中涉及的考点作为本书编写的重点,书中特别设计的 “真题再现”模块直接服务于学生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第四,融合信息化资源,立体助学。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每章都配套了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更直观、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儿童公育的主要内容
二、儿童公育的方法、手段
三、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四、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慈幼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二、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三、宫廷学前教育
四、胎教的产生
五、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家庭教育
二、胎教的发展
三、慈幼机构的建立
四、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的幼年太子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二、论太子教育的重要性
三、胎教理论
四、早谕教
五、选左右
第二节 颜之推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二、家庭教育,父母有责
三、及早施教,勿失良机
四、严慈结合,均爱勿偏
五、风化陶染,正行示范
六、端正志向,德艺同行
第三节 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二、重視童蒙教育
三、学“眼前事”的教学内容
四、儿童教育方法
五、重視教育环境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二、“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三、“求其心”的教育内容
四、“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
五、“成德”的教师观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大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思想文化的变革
三、新式学校的出现
四、外国教会的影响
第二节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一、对日本学前教育经验的引进
二、蒙养院制度的诞生
三、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
四、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 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二、蒙养园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蒙养园制度的实施
第四节 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一、五四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二、壬戌学制与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
四、幼稚园制度的实施
第五节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学前教育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幼稚教育的重要性
三、论幼稚教育的服务方向
四、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五、生活教育理论
第二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三、论幼稚园课程
四、论幼稚师范教育
第三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三、论家庭教育
四、论幼稚园教育
五、活教育理论
第四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论幼稚园的课程
四、论幼稚师范教育
第五章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前教育
二、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探索发展阶段
二、学前教育持续发展阶段
三、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阶段
第三节 新时代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确立
二、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
三、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
四、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五、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六、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第六章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形式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埃及的幼儿教育
二、古代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三、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第三节 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希腊的学前教育
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第四节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七章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想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节 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
三、学前教育思想
第四节 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维吉乌斯论幼儿教育
二、伊拉斯谟论幼儿教育
三、蒙田论幼儿教育
四、康帕内拉论幼儿教育
第八章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17 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19世纪下半叶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20世纪上半叶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法国近代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
二、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幼儿教育
三、19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幼儿教育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19世纪上半叶德国的幼儿教育
二、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幼儿教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第四节 俄国的学前教育
一、18 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的幼儿教育
二、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幼儿教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学前教育
第五节 美国的学前教育
一、19世纪上半叶美国幼儿学校的兴衰
二、19世纪中叶及下半叶幼儿园的传入与发展
三、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学前教育
第六节 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初创与发展
二、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影响
三、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与施行
第九章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想
第二节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四、论早期儿童的自然教育
第三节 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教育的一般原理
三、幼儿园教育理论
第四节 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
三、教学论
四、论幼儿教育
第五节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儿童发展与教育
三、论教学法
第十章 外国当代学前教育发展
第一节 外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加强学前教育普及
二、注重学前教育公平
三、追求学前教育的高质量
四、重視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节 外国当代著名学前教育方案
一、华德福教育方案
二、高瞻课程模式
三、光谱方案
四、瑞吉欧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