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3年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4年获第六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精品奖(图书)。
本书在讨论梁启超“新文体”语言价值及其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词汇和语法为对象,重点考察梁启超新文体主要作品中出现的新兴词语、新义词语和外来词语,以及与词类拓展性使用相关的语法结构、一些典型句式等。新文体中大量的词汇、语法现象独具特色,是对多种已有语言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与利用,不仅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体形式,同时也对后世语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依据实例,纵横比较,廓清类别,力图为汉语词汇及语法发展史的进一步细致研究寻找新的路径、增添新的内容,同时也为辞书修撰等提供可资参考的实用材料。
作者简介:
唐元发(1968-),男,安徽芜湖人,博士。现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汉语词汇、训诂和古籍整理等工作。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与省部级项目,独立成果主要有论文《汉语复音化成因再思考》、《<庄子>词义考辨三则》等,著作《<逸周书>词汇研究》、《质盦书稿两种》等。 刘兴忠(1985—),辽宁营口人,201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汉语的共时状况和历时演变。近年来,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蒲松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含合著),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