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本书以0~3岁不同月龄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教师应具备的行为观察能力为主要内容,结合了作者从事高级育婴师的教导经验、职业院校一线教学经验以及亲身抚育幼儿的育儿经验进行编写。全书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设计,共分三个篇章合计十个项目,分别介绍了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的研究对象与学习任务、观察行为的形成与观察的意义、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研究的发展历程、0~3岁婴幼儿行为的概述、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的描述、描述法、取样法、图表法、行为核验表法以及观察方法的比较与应用等内容。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互联网+”立体化的手段介绍了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方面的内容,满足高职院校“实用”“够用”的实际要求。
目录:
上篇:理论初探:我们为什么观察
项目一 0~3岁婴幼行为观察的研究对象与学习任务
任务一 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任务二 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的学习任务
项目二 观察行为的形成与观察的意义
任务一 观察者观察行为的形成
任务二 观察婴儿行为的意义
项目三 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研究的发展历程
任务一 各学派婴幼儿行为的概述
任务二 婴幼儿行为观察的发展历程
探索与巩固:我们要观察什么
项目四 0~3岁婴幼儿行为的概述
任务一 婴幼儿行为的分类
任务二 婴幼儿行为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任务三 婴幼儿行为发展的特征及各月龄常模介绍
项目五 婴幼儿行为观察概述
任务一 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的定义
任务二 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篇:能力的建立:我们一起来编写观察记录
项目六 描述观察法
任务一 描述法的概述
任务二 描述观察法之——日记法
任务三 描述观察法之——轶事法
任务四 实况详录法
任务五 样本描述法
任务六 四种描述方法的辨析
项目七 取样法
任务一 取样法的涵义
任务二 时间取样法
任务三 事件取样法
项目八 图表法
任务一 图表法的涵义
任务二 追踪观察法
项目九 评价观察法——行为检核表法
任务一 行为检核表法的含义
任务二 行为检核表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任务三 行为检核表法的绘制
项目十 观察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任务一 诸多观察方法不同的原因
任务二 多种观察方法的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